本院心臟科設有心臟超音波、運動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手腕式心電圖紀錄儀及體外加強反搏治療儀(EECP)

衛教文章

心血管疾病預防

資料來源:心臟內科吳寶榮醫師

制訂日期:2022-01-05

  • 現代人、青壯年族群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問題有哪些?

    提到心血管疾病,大家總是會把它和中老年人聯想在一起。
    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統計40到59歲的中壯年當中有5%到6%的人已經有心血管疾病而且這其中有2-3%是心肌梗塞。20到39歲的年輕人中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雖然不到1%,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出現年輕人出現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新聞案例。
    我們所謂的青年是19到30歲,壯年是31到44歲。這些族群當中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還是以冠狀動脈硬化、狹窄居多,有些人會出現冠狀動脈痙攣的現象,引發心絞痛。其他像先天性冠狀動脈結構異常、自體免疫的疾病、非法的藥物濫用都有可能會誘發心血管疾病。前一陣子有藝人罹患主動脈剝離而猝死,也是引起大家關注的話題。青壯年的心血管疾病,常常跟高血壓或是過度運動、生活習慣不良有很密切的關聯。
 
  • 如何在生活中自行檢測自己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其實要自行檢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如果是非專業人員並不是那麼容易。在美國有一位法蘭克醫師曾經提到過耳垂皺折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的關聯性,這也是許多人關心自己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的疑問。耳垂皺折很有可能是因為血管末梢已經出現問題而引起,回推到有可能自身的心血管也出現動脈硬化或狹窄的可能性,但它不是與心血管疾病畫上等號。可是它卻是可以提醒我們去注意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生活作息、工作壓力是否危害到心血管的健康狀況。
    如果要檢測自己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反而是要去關注自己有多少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風險因子,例如:三高的問題、代謝症候群、家族有無遺傳性的心血管疾病、抽煙、肥胖、少運動、工作壓力爆表這些危險因素。假如有胸悶、胸痛、呼吸喘或是運動耐力明顯下降,最好還是要找專業醫師判斷及進一步檢查和處理。

 
 

本院心臟科設有心臟超音波、運動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手腕式心電圖紀錄儀及
體外加強反搏治療儀(EECP)

看診查詢
網路掛號
行動APP
Facebook
Instagram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