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文章
一般皮膚疾病照護重點
資料來源:家醫科 羅燕如 醫師
制訂日期:2022-05-21

乾性皮膚照護
《1》洗澡時間盡量少於五分鐘,且不要洗太燙盡量以溫涼水洗澡。
《2》使用中性、非乾性的肥皂,包括多芬(Dove)、歐蕾(Oil of Olay)、舒特膚(Cetaphil),不建議使毛巾或浴球。肥皂在腋下及腹股溝等處需有限度的使用。
《3》洗完澡後,輕輕拍乾並使用較濃的潤膚乳液,應該在皮膚還是潮濕狀態時使用這些產品,且盡可能頻繁的使用。
濕性皮膚照護 在易摩擦的部位,過於潮濕容易導致感染,預防方法如下:
《1》維持此部位乾燥,使用粉末或穿吸汗材質的乾燥衣物。
《2》用可吸收性的敷料分隔皮膚表面。
● 止癢 ---------------------------------------
搔癢與灼熱感會引起無法控制的搔抓,進一步加重潛藏的問題,建議癢的時候盡量以輕撫輕拍的方式取代抓癢,另外冷敷方式也可能有幫助止癢。系統性的抗組織胺(H1-受體拮抗劑),多用於治療蕁麻疹,但因為有鎮靜作用,對於搔癢性皮膚疾病也有幫助。

棉或橡膠手套可以來避免水或化學刺激物的過度接觸。棉質會吸收手汗,因此應該常常清潔或更換。隔離性的乳霜或軟膏可能可預防敏感性的皮膚與化學刺激物的接觸,但不能取代物理性的隔離。
● 外用性類固醇止癢 -------------------------
《1》外用性類固醇為許多皮膚疾病的一線療法,然而它們使用上需小心一些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可能導致皮膚萎縮、皮紋、青春痘、感染以及抑制腦下垂體-腎上腺軸。副作用傾向發生於多次重複使用,使用在臉部、其他皮膚較薄的區域(頸部、肘前、膕窩),以及使用在閉塞區域(腋下、腹股溝、發炎的皮摺),應提醒病人在患處塗抹少量類固醇,但絕不能使用在正常皮膚上。
《2》外用性類固醇需依強度分級使用:高強度類適合用在手掌/腳掌區域,或其他較厚較嚴重頑固的病灶;低強度類則適合臉部間歇性使用。